三只指環給世上的精靈大君,
  七只指環給石廳中的矮人之王,
  九只指環贈與終成土灰的必朽人類,
  一枚戒指留給萬黯中的魍魎之主...

 

魔戒---20世紀幻想文學的金字塔



 

 

許多故事都是這樣的:在一塊迷惘離奇的地土,矮人、精靈、人類所組成的聯合隊伍遊走八途,來往各國各鄉,走訪人類、精靈和矮人,為串連所有種族抵制共同的敵人。這敵人擁有強大的力量,惡鬼(有很多人管他叫哥布林)、獸人、食人魔全集結在他麾下,為他的魔力效勞。魔物大軍傾巢而出,一城接著一城攻陷,一族接著一族奴役,欲致所有生靈於塗炭。良善之勢力苦撐待變,等待這支冒險隊完成使命。最後,以騎士之國為主力的善之大軍集結在戰場上,和暗昧鬼物的大軍對壘激戰,砰然一聲,一切復歸平靜...等著銷量好,再出續集...


  您不覺得這故事和《龍槍編年史》或《羅德島戰記》在旨趣上有這麼點神似嗎?

不要再為《龍槍編年史》仿襲《羅德島戰記》,或是《羅德島戰記》描摹《龍槍編年史》這話題喋喋不休了。因為他們不都是承襲自《魔戒》的後生晚輩嗎?
  

即使你比較標榜龍與地下城,或真的只愛羅德島的蒂德一人,但你仍一定要知道這本書──《魔戒》──二十世紀幻想文學的圖騰和金字塔。我相信有很多人沒讀過這部書,或者根本不愛這部書,這也不打緊,反正二十世紀就快過了,實在沒必要叫你背起這十字架,但是仍然請你分享我所知的,希望能讓你對它有點了解。我又設想道一個可能:因為我所知不多,你可能比我更了解它,你也許也很想說說,但也只好留待下次了。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是英國文學家扥爾金(J.R.R.Tolkien)所著。他於1892年1月3號生於南非布雷姆亨亭,比我們都老。原為牛津大學文獻學教授,專研盎格魯.薩克遜的歷史語言(如果不知道這名字是幹什麼的,國中歷史課本有,但聽起來像某種易開罐咖啡),於1937年出版《霍比特人》(Hobbit,類人種族名),在同事鼓勵下(路易斯、偉恩、威廉姆斯等人),於1954、5年出版《魔戒》,至今兩書銷量在四百萬以上。他於1973辭世,享年81歲(虛歲82)。


  《魔戒》的評價極高,「充滿了神奇和奇妙的世界...一部與眾不同、出色的作品。」當時的書評如是云。原書分三部出版,約五十萬字,今日版本自然超過,規模很大,傳統文學也藉此自證。故事本身老少咸宜,簡繁一體,筆法忠實,其所述仙景,透過其坦率的語言,時猶歷歷在目。


  這部以霍比特人為核心的故事,當年曾被廣泛的認為極有暗諭時事的意味(魔王劫掠各邦象徵希特勒席捲歐洲,最後的「夏爾平亂」則被認為是寫戰後英國政界好比一場小鬧劇。),但扥爾金並非著眼此警世意味,而是貢獻字面所呈現的地土,雕築出一個具體的生活舞台,這也是他堅守的奇幻文學本色。


  國內目前較常見的版本是聯經和萬象,兩個版本都徒具價格,並不予推薦。尤其是聯經,其翻譯視點可由小精靈、小矮人、小魔影等小字號譯稱窺見﹔萬象的版本我則沒看過。(或許灰鷹可以試著翻出適合我們閱讀的版本
^-^)

  扥爾金是個真正的文學家,其作品也頗具深度和語言上的參考價值,該書內容更曾被遴選為美國大學教材。所以這本書在體裁上也真是有見地,從曆法到字典,相關資料十分充足,連語用沿革也沒漏過。


  不過問題來了,他是個「文學家」,曾幾何時這樣一本深入淺出的書反而和我們產生隔閡了。前一陣子,我在玩《柏德之門》時赫然發現!遊戲中複雜的人脈互動,組織較勁和『霹靂』(不知你認不認識素還真...)中的武林環境,還真有那麼點像...我可能表達的不是那麼好。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在「文學」這個奇妙字眼上。


  文學否?文學乎?以我接觸過的許多奇幻同好來說,他們其實並不想、不需要一本以文學做註腳的著作。他們只是對劍與魔法的題材感興趣而已,他們需要的是很大眾化的閱讀,也就是說,有許多標榜正統的著作,無可奈何的只有面對式微凋零了。小說一語顯的輕率陸離,文學一詞又可能太沉重點,一下美式,一下日式,下次又是新武俠。也許大家自己說說,到底想看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約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