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心中都有座「白色城堡」….
──豬頭漢堡包
這部片跟奇幻跟價值跟世界關都啥沒干係,記錄它是因為它如此PURE….
《Harold & Kumar Go to White Castle》這部歡樂電影譯名和海峽兩岸一樣沒統一,不過因為是《豬頭!我的車勒!(Dude,Where's My Car)》導演之作。所以譯名不論是《豬頭逛大街》、《豬頭漢堡包》都跟豬頭脫不了干係。 跟一般美國YA片趣味有些差異,本片諷刺了眾多美國社會現象,取材的原始內容很日常,而全部以很歡樂很美國的方式呈現。
在進化特區、大公司小老板中出現過的John Cho飾演亞裔在美人士哈洛李,集勤奮、認真、守秩序、沒主見、沒個性、膽小怕事於一身。深化了亞洲人在一般影片沒有表情、喜福會或日式猛拍照觀光團形象(另一種是電影中出現過的雙胞胎韓裔司機一個開車一個睡後車箱、日夜輪班。)。與喜歡的性感女孩(不知是拉丁還是混血的瑪利亞,又一個美國多元產物)同電梯只能落得個亞洲式的七上八下、沉默寡言(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驗)。
印裔美國人庫瑪(卡爾·潘 飾)則是我們印象中印度移民工程師、醫師的世家後代形象(另一種比較下層的是《罪惡都市》中塞滿城市的印度阿三計程車司機)。但可不是寶來塢電影裡頭那種印度純愛多情公子,這傢伙脫離現實很遠,如果不是太年輕,會讓人以為是印度愛經的作者,精蟲衝腦、嗜大麻如命。
這對欠缺人生意義的室友看到了電視上「白色城堡」漢堡廣告──「六個漢堡加薯條和飲料只要6.99元」。你想想看切成細末的冰涼碎洋蔥灑得如花般,鋪平在熱油油的鮮美黝黑的漢堡肉上….這一對寶就此被飢餓感征服,立志開兩個小時的車去白色城堡大快朵頤一番(與台灣環境不同的)。不過接下來的脫軌演出,硬生生把一攤宵夜變成一部「公路電影」、漢堡仙蹤、尋堡歷險記、聖戰、美國夢的實現、乃至於心靈之旅。
他們越過了亞洲學生喜福會、「性、大麻、長春藤」普林斯頓大學、無處不在的嘻哈極限運動仔、胡搞的青少年電視劇偶像(Neil Patrick Harris本人飾演Neil Patrick Harris)、被砸的韓國雜貨店、變態基督教殺人魔似的荒山野嶺修車工、瘋狂的過路野生浣熊、暴力威權的美國警察局。他們跨越了花園之州紐澤西,這一夜的一切都越來越抽離怪誕,而且無法自拔、永無止盡。(贅言:很有義大利魔幻作家布札地的神奇。)
.
編劇搭擋是擁有387家連鎖店的「白色城堡」的忠實顧客,他們決定針對饑餓感來發揮。弄來了《豬頭!我的車勒!》的導演丹尼·雷纳,整部片主旨很日常而沒有崇高性,所以格外有趣。尋堡冒險全程擁有多元觀點,特別是亞洲的存在或次文化的現象。在這場瘋狂而不由自主的過程後,天明之際,哈洛和庫瑪終於抵達白色城堡,在白色內裝的通明店內,實現了美國夢,找到了四十個漢堡和全新的自我意義。
.
Danny Leiner
Writing credits (WGA)
Jon Hurwitz (written by) &
Hayden Schlossberg (written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