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巨砲陰影下的槍座防風罩
----
大時代下的小牙籤


  所謂無畏艦,是指舊海權英國於1905年啟用的一種擁有超群噸位、艦炮的主力艦。


  這級軍艦在分類上便是俗稱的「戰列艦」、「戰鬥艦」。


  現代世界因為運作這種超規格的作戰艦很耗費資源,所以多半都已封存退役。


  
 過去的海戰和陸戰有些不同,戰力建立在總噸位數上,也就是單艦的噸位乘以艦隻總數決定一切。


  因為無畏艦那高速要塞般的姿態幾乎不可挑戰,而由無畏艦守護的海權又決定了國家取得資源的能力,無畏艦的數量因而成為一種外交籌碼,決定了舊世界的權力平衡。


  
在理解無畏艦戰鬥上,可以參考日德蘭海戰的相關資料。這是場勝負莫衷一是的海戰。





@關於勝負莫衷一是的會戰

  日德蘭海戰是史上最高峰的大規模無畏艦艦隊交戰。

  應是以寡擊眾,且損失極少殺敵甚大的德國勝英吧,但是因為德艦先退出戰場,英人認為是自己勝利了,或者改口說德國人雖然在戰術上勝利,但是再也未出動艦隊,所以在戰略上輸了。好比第三次川中島應該是上杉謙信勝,但j是武田信玄的支持者當然就過不去啦,因而創造了很多勝負的新標準。例如誰先退出戰場,或者說在謙信在戰場上贏了,但是因為沒有擴大戰果所以在政治上輸了。(單純來看,以少勝多的謙信應該贏了吧)。


▓無畏艦的黃昏


  海風轉向,飛機與航母的興起(英旗艦,威爾斯親王號堂皇的在零護航的情況下被大團蒼蠅般的攻擊機輕易擊沉,艦隊提督隨艦沉海,算是一種所費不貲的信號),造成了耗資巨大、運作規模驚人的無畏艦時代的落日,無畏艦不再曠日費時的建造,現役五十多年的長者也封存在船塢深處。


  為何事過境遷,無畏艦仍然引人。


  應該說無畏艦之無畏象徵了整個舊工業時代的威儀。


  在今日資本控制一切的暴發戶時代。


  我們將所有質樸的、尚武的,屬於鐵甲武士、要塞的極致浪漫投射在那航向落日的巨大艦塔上。



▓軍國主義象徵的無畏艦──大和號
 


  無畏艦中令人耳熟能詳的大和號,象徵的則與以上一般無畏艦的論述不盡相同,他不近大眾人情的,被附加了日本右翼的悲願。也象徵了軍武狂、模型控之愛。


  這艘軍艦誕生在日本窮兵黷武的高峰,為了挑戰限武的華盛頓公約而隱匿規格建造。


  因為儀表堂堂,內部有最先進的空調,而為日本海軍大將山本「竊作」辦公室而少有出擊。



  最後在缺乏油料、無所用武的時勢下,示威性的準備自沉在東南亞的岸邊,準備擱淺作為固定砲台挑戰美軍,這場自以為是絢爛煙花的自殺攻擊,卻在出發半途就因被兩三百架次戰機掃蕩而化為海上浮木。(在最近的漫畫《次元艦隊》中,大和號裝載原子彈用來自殺攻擊)

@華盛頓公約

  所謂華盛頓公約,可算是過去外交平衡的一個君子約定,在這個公約中,為了保持「軍事控制資源、軍事反應國力」時代的各國的平衡,而限制了各國艦隊的戰力比例。

  以艦隻的噸位、火力這種純物力的換算,不難看出舊時代也是個數大便是美的時代,在電子時代中則是越小越美,而網路時代,虛擬物早就和純粹的物力無關了。

  華盛頓公約中,巴拿馬運河寬度限制了穿梭大洋的無畏艦的大小。而大和號則直接超越了這個限制。但過時的大艦巨砲主義,就好像軍國主義是國家走錯路的過激發展一樣,大和號也在空權時代航錯了邊。


  當然,純就火力來說,四十公分口徑的九門巨大艦炮可以一舉轟炸四十公里遠處,也著實可以被當作一個大眾冷知識來資雜談。


▓大時代下的小牙籤 大和號砲群中夾雜的小小機槍


  參閱了
《大和號末日──超無畏戰艦》一書。


  大和號和科幻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中的宇宙戰艦幾乎一模一樣。


  松本零士的這部漫畫/卡通,那時空錯置的二次大戰規格軍艦漂浮在宇宙中的畫面實在是很奇怪。所以數十年後重新製作的版本,便請用擔綱過銀翼殺手場景設計的外籍視覺設計予已重新設計。



  在《大和號末日──超無畏戰艦》中,可以見到大和號艦島結構的兩舷上星羅棋布的附屬砲陣。幼稚園時看《宇宙戰艦大和號》卡通時,那艘同名宇宙戰艦也一樣具備那種砲陣,當時對這部卡通不感興趣,但對卡通中的戰艦艦島上那井然的大小炮門堆成的砲台群,因為無法掌握它交響樂團般的繁複而感到很困惑,既而有種心儀感。我想當初畫風都還很簡樸的漫畫中,能出現那樣的機器感,帶給我們的感動,就好像現在看到很精緻的電腦動畫一樣。


  在當時年紀,那些複雜的砲台群是無法模倣畫出的。猶太俗話說「上帝就在細節裡」。那種距離代表了跟成人的距離,而成人世界代表了浩瀚興興的真實世界。


  當然,時代變了,現在不是那個只有三台,鐵幕外、有電視的國家都看「勇士們」的時代,城市居民參照的是「NEXT ON HBO
滴哩搭啦~」的慾望城市,也許成人的距離對幼童來說有全新標準。


  不過由書中觀照大和號的時代:


  青年兵們不假思索的就參予了自殺攻擊,為了填上第一自願的大戰艦而努力,一點一滴的偷了軍官配給的醬油就感到竊喜,派去製汽水機灌製汽水時,偷工減料而私下偷嘗糖漿感到的幸福;大和號艦將沉時,朝夕處在的副砲塔中的那些士兵,因為船體傾斜,拉不開重門以致於無法逃生時的覺悟。(戰艦傾斜的結果造成一舷的門拉的開,而另一舷的門便拉不開了,所以只有一邊的人可以幸運逃生)


  過去人對生命的觀念和我們很不相同吧。

  

  所謂時代這件事情真是不留情面阿。


  而────雖然大發思古之幽情,所謂歷史這件事情,就好像地理一樣,本來以為是真理的事情,竟然只是國家主義政策下的一門學科而已。


  根據書中所述,很驚訝的發現,巨砲斜影下,數量驚人的,包得密實的小砲塔,原來是防空機槍。那嚴實的砲塔般的構造,原來是防止巨大主砲開火時,暴風衝擊到人員的防罩。構造的正面,條紋雕履的長條構造並不是神秘的機件,更不是巴洛克式裝飾,而是人員進出用的,如同一般住家升降鐵門的鐵捲門。


(額外提起,《大和號末日──超無畏戰艦》書中提到大和號以大主砲填充對空砲彈,向蚊子群般的戰機灑出彈幕的一幕很稀奇)。


  在那小小的砲塔中是不是很有安全感呢?而旁邊巨樓般的巨砲所噴出的暴風是否像地震雷鳴呢?躲在小砲塔裡遙想大砲塔裡頭來來往往的工作人員忙碌的景象,巨大的砲彈由好幾層樓底下由吊臂升降起來,嘿咻嘿咻。


  書中說明,大和號最後一次出擊中,砲塔周邊又貼加了很多防空機槍,但是沒有小碉堡般的防罩。像是作模型時,大量點綴的微小物件,在巨大的艦體上,鐵灰色的結構上,砲塔上,通行橋旁,孤立著一根一根細細的毛髮般的防空機槍/機砲。


  聊勝於無,像是在巨大教學醫院外的人行道上擺了很多垃圾筒,醫院大樓本身大概會覺得那些安插在外的垃圾筒「與本院無關」。如果承平的時候站在槍座旁,那種空曠下的渺小感,大概像在無人的禮堂演講一樣。


  在大和號最後的戰鬥航程中,追加搭乘的大量機槍員,因為人數過多讓艦上居住區變得狹窄,而後在敵機如烏雲罩頂的戰鬥一開始階段,在鋼鐵艦體上來往招呼的砲彈火雨中,如建築物巨大卻能轉動的砲塔下,裝甲後頭的艦橋塔樓人員的注視下,機槍員在各自孤立的眾多機槍位置上,東倒西歪、支離破碎,一下子就死傷殆盡了。
 


  我想起在高速公路行車時。

  一陣風就把我車前的落葉穿掉了。
  

  我想。

  所謂的大時代就是這樣。

  而我們活在比較小的時代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約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