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伊格言 入圍亞洲版布克獎
-----------------------------------------------------------------
私人眉批:
伊格言似乎是台南人,確實有種特定的氣息。
之前和九把刀與他吃過飯,現場的他像是個害羞的聰明孩子。
九把刀問到他為何不繼續念醫學院,那時候伊格言表示認為自己不擅長背誦大量課堂內容。由於只依稀知道我的狀況,九把刀一直想在醫學院的背景上讓我們兩人產生聯繫,我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是那樣嘛)。
至於報導這個新聞的記者丁文玲小姐,是一個很照顧年輕寫作者的小姐。因為參加過我和游素蘭的一個講座而認識,當時還有人令人吃驚的;激烈的在等我下本書,殊不知我出前一本書時早就走下坡了。丁小姐似乎在當天被氣氛感染得很開心,若干年後我由出版社離開,隨便找了個要繼續寫書的說法當做離職理由,放在交接通知裡,沒想到收到交接通知信件的丁小姐還記得我,刻意打電話來給只有一面之緣的我說:出書記得跟她說。一晃眼發生很多事,惟獨寫作是沒有進度的。只知道丁小姐是個好人。
接下來摘錄這個新聞,我知道圈內例如梅林(或隨其後的李伍薰),因為在國內沒有突破口,多年前就很積極的尋找翻譯欲投擲國外。恭喜伊格言,過去在不認識他時就已經買過他的書了,在年輕人間是很有實力姿態的一位。
------------------
丁文玲/台北報導 (20070725)
又出現台灣之光!台灣青年小說家伊格言的作品,入圍「布克獎亞洲版」、今年首屆舉行的曼氏亞洲文學獎。
大陸莫言、姜戎同台競爭
在七月二十日公布的入圍者名單中,一共有二十三位亞洲小說家將角逐獨這項文學桂冠。年僅三十歲的伊格言,以六萬字的小說《流光》獲選,與中國大陸知名的作家莫言、姜戎等人同列其中,伊格言也是台灣唯一入圍者。得主將於十一月出爐。
莫言此次受評審青睞的作品為《生死疲勞》,姜戎則以《狼圖騰》雀屏中選,兩部長篇小說都是暢銷書。《流光》卻是伊格言尚未出版的新作,令人驚喜。
棄醫從文 樂當職業作家
伊格言本名鄭千慈,台南縣新營人,出身醫生世家,卻在就讀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四年級時,放棄學醫,改走文學創作之路,並以同等學力考取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
伊格言曾出版過短篇小說集《甕中人》,新作《流光》是以《甕中人》書中某些作品為基礎改寫,並串連而成的長篇小說。
「我當醫生太可惜了!」溫和有禮的伊格言,只在提及文學時透露出狂傲。他說,自己對醫學其實並不反感,不過覺得花時間在上面,「太浪費時間。」伊格言透露,直到現在,父母還是不太能接受他的選擇。
大膽自負 《流光》贏得肯定
「我做職業作家,已經兩個多月囉!」伊格言不掩興奮地笑道,他現在沒有固定收入,想申請一些文學補助案,支撐基本的日常開銷。即使家境富裕,他也堅持要一個人在台北,自己書寫、閱讀、生活。
不管伊格言未來會不會成為暢銷作家,但目前這位文藝青年的生計確實堪慮。即使如此艱難,他竟然還自己支付高價找到一位擁有哈佛文學博士學位的譯者,把自己這部沒有受過讀者與出版市場檢驗的作品《流光》翻譯成英文,寄到國外去參賽。他的文學夢,雖然外界看來不切實際,卻得到國際文學界的欣賞,給了他正面的回應。
曾得遍國內各項文學獎的伊格言認為,「台灣的文學沒有國際知名度,不僅是語文隔閡,政治經濟的弱勢,也是重要原因。」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大膽又自負的評論:「我覺得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很棒,但其他作品不一定比我好。」
公告版位
《靈鏡攝手》發售中。《迎神》撰稿中
M觀點MIULA之群募《三國蒼空變》完稿,後期贈書退款中。
《光之器》《國安少女組》已授權,修訂版上稿完成。
《巴伐利亞人.聖槍輓歌》修訂進行中
《殛天之翼》系列籌備重訂中。
- Jul 26 Thu 2007 10:24
[轉錄][新聞]台灣伊格言 入圍亞洲版布克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