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黎明Irene Cara《Flashdance》1983。



  本來準備重裝分享顧爾德,把由同好那邊購來的七十四片裝竊喜版灑開來。
 
  但黎明時分多少是與晚禱般喃喃自得的顧爾德的鋼琴聲有點不對位。所以停下手。
 
 
  改在黎明時刻聽起Irene Cara《Flashdance》1983。
 
  七八零年代我的印象記憶和都市相連,而後的日子裡反而沒有成長。
 
  變成一個拗執少年一樣的宅人。
 
  在國內流行歌初興的時候,應該是蘇芮曾經翻唱過閃舞的主打曲。這讓我對閃舞這首歌產生不了連結。
 
  不是蘇芮唱的好否,應該說是製作詮釋的關係。
 
  原曲那種等待黎明似的八零年代獨有的朝氣,在國人正在發展大眾流行歌的時代,被詮釋的過於流行性。其中又帶有一種放棄感覺的通俗性。
 
  因為畢竟台灣流行歌正在發展,當時是要打出流行指標的年代,而又由於剛起草,水平也不是太整齊。另外一方面大約是我欠缺流行耳吧。
 
  直到將這首曲子連結到更早的記憶,那種余光音樂節目特有的八零美國商業氛圍,才讓我的感覺復甦。去觸及童年時想望遙遠都市的高樓的陽光。(電影本身也很棒)
 
  另外,關於那個時期我也非常喜歡小雷派克的《魔鬼剋星》。除了錄音帶版本,在CD年代也買了CD版本。
 
 
  對於音樂只是自己的感覺。
  因為畢竟音樂只對聆聽者有意義。無法聽見別人耳朵聽見的歡樂。

 #”MAGAZONE23”紐約式的磚造牆面加上緊身褲和動感的造型:很有時代性吧!(原畫是鼎鼎有名的美樹本晴彥)
 

  另外本原聲帶和有如”駭客任務”前身般的動畫”MAGAZONE23”的原聲帶中,許多曲風很相似,是當年日本動畫為了強化成人商業性所做的模仿美國流行風的歌曲吧!
 
 

#駭客任務的原型作品?!
”MAGAZONE23”是座現代都市,其實是虛擬成現代都市的殖民地,知道事實的人將會被殖民地人員清除,而都市另一面也有現實的廢墟,在虛擬歌手夏娃的引導下,主角們的小團體將發現殖民地正航向"伊甸",要完成一種仿造聖經的應許命運。
 
如果以題旨來說,不能不說當時這部動畫觀念新穎,此外駭客任務可說幾乎是本作的仿襲作品,同樣的虛擬世界,同樣的廢墟化現實,同樣的體制人員欲加隱瞞和抹殺,同樣的反抗小團體,同樣的虛擬的先知女神般的人物,同樣的聖經式的隱喻。但從來沒人提起過”MAGAZONE23”,讓人非常意外。。(駭客導演兄弟是出了名喜歡日本動畫)

#說到紐約風磚牆,太古的快打炫風一代的開場也是有個外國人擊破,打著噴槍字streetfight的磚牆,。原始的主角Ryu是個穿空手道服的紅髮男子(疑似碧眼),在不流行染髮的時代,那顯然是個外國人而不是後來的日本人化的黑髮Ryu,對打對象除了總統像前的美國黑人拳擊手,長城上的馬褂中國螳螂拳老頭外,還有當時的新興社會問題,英國的重金屬龐克族,富士山前的現代忍者。風格還頗寫實,在那個時代是種對全球化的嚮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約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