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Tweive Moons. MNEMOSYNE. Jan Garbarek 
聆聽《十二個月亮》、《記憶女神》小感 

  
Jan Garbarek當初在架上是對他中、東歐式的名字感到興趣。知悉現在是歐洲最佳的薩克斯風手之ㄧ這點大概沒有促成購買誘因,恐怕只是寂然內斂的封面吸引我。

  在我十分十分基本的音響來呈現早先購買的《記憶女神》時。仍然對那樣劇烈的高低音差拉出的清靈空間感到顫慄。

  過去曾經住了陽明山的深處好一陣子,那是連排農舍一樣的排屋的最後一棟,隔絕在排水道後方,遠離偏僻的山路。房間窗外隔著一條維修、換瓦斯的廊道就是漆黑的山,山在過去有一片墓地,沒有去過,不過白天在別的山路上遠遠的發現那有墓地。

  因為捷運方便,隔壁房客都搬下山了。而在漆黑的夜裡,在房裡播放《記憶女神》總是拉扯著心臟,像是鬼怪的夜啼一樣的劇烈音差撕扯著耳朵。好像
lovecraft小說中經常出現在山裡的鬼魅樂音。

十二個月亮影片:











 ﹙現在的blog文章總需要大量的聲光效果,所以應景貼上。感謝原分享者,由於我沒有帳號所以無法致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上去表達一下。將連結附在最底下。﹚





  說著說著我好像在詆毀這張專輯。

  不是。

  這是一塊時空性極強的專輯。

  其空間性因為其荒蕪冷寂能夠填飽大量想像。而其音樂的物理性格也可以說是極優越。
 

  《記憶女神》的片名提示的,正是它強大的去喚出意象的能力。




 

  在這裡補充一些客觀資訊:《記憶女神》乃是獨立的業者
ecm集合旗下幾位重量級音樂藝術工作者的作品。Arvo PartHilliards Ensemble提供了中世紀的底蘊,Jan Garbarek則以高亢的薩克斯風在中世紀經院式的低聲男音吟唱的遠處即興舞蹈。
 

  那極高極低之間,空間的遠近感成形了。正是這個空間喚醒了你的想像。

  而薩科斯風的音色如此冷徹,而修道士般的吟唱如同祈禱。
 
  兩千年初,我在寫一部個人的中世紀故事《巴伐利亞人》時,不能說那音色沒有助長我的想像,像月亮的引力使故事的異象漲潮。這是很私有的想法(不好意思)。

 
  而整塊專輯強大的吟唱感,源自於其中的即興發揮,低音吟唱和薩科斯風,除了代表兩種不同文化型態的碰撞外,更讓那份古樸拉近到當代的我們眼前。兩種差異很大的即興演出的媒合,當然植基於樂手的畢生素養。兩者之間的極端差異的音色並不互相掩蓋,擔綱合唱的Hilliards合唱團和演奏的Garbarek,亦步亦趨的姿態,讓音樂的平衡形成強烈的張力。

 
  這種張力下為何音樂還能保持冷澈?只能說音樂就是這麼簡單自然(在訪談中Jan Garbarek也承認準備工作十分簡單),而完全信賴演出者素常的實力。

 
  不介意冷調的樂性和高音的緊繃感的朋友可以嘗試看看。
 




 

  會興起寫這篇短評的原因。

  其實是因為最近買了
1993年的《Tweive Moons(十二個月亮)》。

  這塊碟子可能更適合做為入門。這塊專輯呈現了的是一個遙遠的航向,聽著音樂時似乎正航向北歐的峽灣,伴著法籍名手的鼓聲、鋼琴淡然悠揚的現代感、哀矜的北歐孤絕拉普族女歌手吟唱聲。其曲風揉合了爵士樂、葛利格的古樂、拉普族的淒迷悠遠,全曲維持的了低調、多變(但卻協調)的樂風,現代性的情境表現也讓人覺得頗有城市風,成功的將聽者的小船推向北方極光下那冥冥中發亮的灣岸晨光。

  《十二個月亮》之名,模仿羅蘭巴特的異素解析方法,可知眾月涵蓋了「悠久的群像性」,象徵著全曲的豐富冷靜,而其間依靠薩克斯風的銳利來挾帶女聲的悠長,不經意透露出遼遠的風景來。




 

影片來源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en&u=http://www.youtube.com/watch%3Fv%3D6sNDPqPU75k&sa=X&oi=translate&resnum=1&ct=result&prev=/search%3Fq%3DTwelve%2BMonths%2B%2B%2BJan%2BGarbarek%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約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