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係關於這類題目的一個開頭想法。
我私人的主觀經驗的形成階段──也就是記憶的連續形成=歷史,和現在的社會現狀有很大不同。
現在高度的商業化,以市場,也就是人數,或者說是選票(以上三者都是群體認知在統計上的某一個中間值)來決定價值。
舊的價值體系。
壞一點的通常依照某種威權塑造,好一點則依靠某種思想體系推斷。這種舊思想體系已經不復。
因為過去壁壘分明的時代那種必須對抗的對象的消失,以及主流社會的構成人士的意識形態已經新陳代謝。
全部文化體系不受過去少數思想體系的挾制,固然大鳴大放,但因為社會網絡、媒體網絡、電腦網絡的發達,難免是有些神經質、焦慮瑣碎、自行其事,而又因為資本主義將經濟學上的金本位,擴散成為社會個體的處事原則,人人都趨之以利,個人資產、證照(代換了過去的技能專長)、甚至人身價值都可被精算。所以紛雜的文化體系也因為追逐利益而各立山頭,但追逐的方向終歸都可以代換成名利而已。
這種全面性的社會追逐,大致限定了我們日常的價值基準,要如何休閒、要如何工作、要如何消費、要如何創造。
如今,我私人現在在作的事情,寫些東西也好,可以說在這個定義上毫無價值。
當然有很多人寫文章、經營部落是有價值的,可以代換成人氣、可以改印成書籍,而這些通過轉換耗能還是可以換算成金本位,或者人氣、立言可以換算成自我感覺或意像,可是這終歸是關於對時間、生涯規劃的利用,也就是仍然是必須回歸到金本位底下計價。(工作和生活是有染的,金錢和休閒間是有關係的。)
所謂金本位是種價值體系,應用在生活面和社會面,就是將金錢作為一種時間的代幣。即使是把花在娛樂,也經常只是為了增強競爭,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這種價值體系包含了大量合作和競爭行為,如此才能展開各種形式的交易、結盟和文化交流。
由於我個人是個很容易被套設和合作的人。
所以感到累了。
我還是喜歡人,特別是人的個體。
但對於群體,對於個體被體系約制,對於個體被群體附身。
更不要說對於以個體利用客觀的體系巧取豪奪私人的利益。
感到有多做作。
如今,我多少是有病的。
這種病甚至沒有病名。
無法被社會救濟。
無法消費大家的同情心。
而這種病症就構成無法配合群體的頑固。
社會化的敗退。
只好回歸自我自我。
所以構成這邊文章喃喃自語的性格。
所謂文字是為交流而發明的。
但是除了向外交流的功能。
也為了對內記錄。
為了紀錄。就必須盡量誠實。
誠實和社會化的原則是不同的。
社會語言充斥著扭曲、煽動、陳義過高、貼標籤、虛以委蛇、隱瞞、殺價喊價….乃至於直接的謊言。
太初有話,話就是神
在神話中語言構成天地:「神說,要有光…」如今語言也構成社會網絡,進一步到未來的網路虛擬世界。語言形成標籤,語言形成符碼,語言變成價格,語言變成考績,語言變成主義,語言代換了自我。
名是為了描述實,當名與實分離後,當名取代了實後。
語言就變成了謊言。
所以成為語言的一切表徵的神的一體兩面便是撒旦。
撒旦便是說謊者和控述者,扭曲以及影響。
亞當和夏娃被象徵著撒旦的蛇以語言誘導所食的樹稱為「知識善惡樹」。
代表的就是名實分離的價值體系,遠離另一棵樹「生命樹」的價值體系。
打到這,回過神來。
這樣脫離現實的遙想不能改變什麼。
在此只想說明這邊的說寫原則。
盡量依靠直覺做結論,用記憶力作參考資料。(收集參考資料這種技術問題也希望幾乎不用搜索引擎)
就是作為一種紀錄,注視著自我,想辦法盡量誠實。
公告版位
《靈鏡攝手》發售中。《迎神》撰稿中
M觀點MIULA之群募《三國蒼空變》完稿,後期贈書退款中。
《光之器》《國安少女組》已授權,修訂版上稿完成。
《巴伐利亞人.聖槍輓歌》修訂進行中
《殛天之翼》系列籌備重訂中。
- Jul 24 Tue 2007 13:30
[想法]個体經驗與直覺的定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