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2010 秋季在宮崎駿吉卜力美術館三鷹之森拍攝
@由亞德里亞的青空到世界的盟約
印象:宮崎駿的愛與記憶
因為人與人並不能永遠相伴,因此有了記憶...
在未來的回憶時刻,我們不曾與任何人分離...
#本文就細節層面的記憶有點攏統 二十多年前記憶中的故事中的對白不精確 請見諒
宮崎駿在九零年代發表"紅豬"時,似乎想在泡沫經濟的邊緣,總結動畫人的心情。
如同和宮崎駿同樣是魔羯座的村上春樹在發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時表達用盡心力,宮崎駿也開宗明義的表達那是當時心境的總結。
所以極為罕見的紅豬在宮崎駿的動畫(這是指當時)是唯一有現實背景的。
故事設定在二戰前的義大利,亞德里亞海的飛艇飛行員時代,除了紅豬座機外,全部的飛機都是真實機種。
要傳達的是”中年大叔”或者說是中年人的心情,更具體來說是宮崎駿自己的心情。
故事中並非一個奇幻世界,所有角色都是人,只有主角紅豬,也就是有正式人類姓名的波克.羅素是隻豬。
現實世界有隻擬豬化的人,這是什麼意思呢?
由"變形記",卡夫卡"變蟲記"以來,一個常人一夕之間變形成他物,是上個世紀存在主義文本很喜歡用的梗。
中年人是頭豬,這個寓意非常明顯,人到中年失去了企圖心,激情不再。
”豬不殺人”在空戰中紅豬常常手下留情
當別人勸他買法西斯軍國主義發行的公債時,”豬不繳稅”紅豬表達自己不用去應和愛國主義(電影中有類似段落,但實際對話可能不同)
豬在每天午後,會飛到海島飯店上空,在亞德里海的陽光和海風中表演特技飛行。
那其實是飛給青年時暗戀的吉娜看的,吉娜後來成了飯店的交際花,是亞得里亞海飛行員們的夢中情人。
波克羅素年輕時有一群飛行死黨,吉娜嫁給了另外三個人,三個人都死在空難中。
一次大戰時,波克羅素看見了異相:一條由死亡飛行員與飛機在空中拉出的萬丈冥河。
從此以後就變成了一隻豬。
為什麼呢?
年輕時的夢想不再,自己是唯一活下來的人,也就是沒死成的人。
所以成了一隻豬。
之後遇到了小笛社的少女維修工程師飛歐,飛歐是個有活力的拖油瓶,堅持與紅豬一起行動,兩人患難與共的在帳篷處過夜,因為飛歐的青春引來了空中流亡分子和美國特技飛行員的追求,而引發了一場以飛歐為賭注的空中騎士對決,紅豬勉為其難的認真應戰。在營火旁認真調教武器的紅豬,在睡眼惺忪的飛歐注視下,一瞬間回復了人形。
在最後的對決後,被擊敗的美國飛行員大喊 :
你不知道吉娜在等你嗎
吉娜每天都在海與青空的窗前等著紅豬,而飛歐因為紅豬的勝利熱情的親吻了波克羅素
少女的吻可以讓青蛙回復人形,也可以讓中年大叔回復成人類。
紅豬在鏡頭之外似乎變回人了。
但飛歐 吉娜和紅豬三人之間的關係呢?
描述的飛歐說:她要保密。
兩次大戰後的亞得里亞海的時空發著光。在加藤登紀子的片尾歌聲中成為永恆。
宮崎駿的動畫,真正提到愛情的場面不多。在神隱少女中,小白龍與千尋一起在空中盤旋,千尋憶起了白龍原來是童年記憶中的波光小河,但或許也能有女性憧憬著的童年對象的聯想。
到了"霍爾的移動城堡"時,宮崎駿已經是個老人了,中年人對舊日戀人和活力女青年的遐想已經沒有了,在"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完全超越了年齡的皮相。
在廣告詞中:九十歲的少女(被魔法詛咒的低調苦悶女孩,這似乎是象徵著被生活所困的女人/女孩們)和法力強大卻非常天真懦弱的魔法師談起了戀愛。
兩人都不再被年齡和時空所侷限
同居在一座奇妙的城堡裡
移動城堡自然是可以移動的
而城裡還有可以通往世界各個街道的魔法門
那是一個理想的同居,既在世界最隱密的角落,又坐擁著世界,彼此一直在尋找年齡的對位,少女由婆婆外貌慢慢回復年輕(就好像紅豬隨著心情發展有時變回人),而貌似恐怖的魔法師顯現出--恐怖與自信的外表原來是逞強與虛張聲勢,而內心其實很孩子氣而幼稚。
劇情高潮時,少女發揮勇氣拯救了少年,解除了他的城堡和法力等外在武裝。
最後被詛咒成了阿婆的少女回復成少女,但歲月的智慧保留了下來,少女還是滿頭灰髮,那是女性特有的完熟。
當電影在兩人接吻中淡出時,這段同居關係邁入永恆。
可是片尾的歌詞卻告訴我們
人是不可能不分開的
歌曲基調竟然讓我想起七八零年代的電影 "愛的故事"
霍爾是宮崎駿電影中少見的正統愛情故事。
九十歲的少女和長不大的魔法師,同居在來去萬象市街的活動城堡裡。
聆聽倍賞千惠子所演唱的主題曲,重編歌詞才了解這首歌為何這麼感傷。
"世界的盟約"這首約定之歌,原來是分離之歌。這個約定,甚至超越了分離與相見。
在網路與手機普及之前的年代裡。
人們是常常分離的。
無法超越地理的隔閡,沒有隨身的手機和網路上的即時更新。妳不知道那個他在哪裡?在做什麼?(但卻有著必然的信任,不像現在還要衛星定位情人的位置)
那時候的人接觸雖然不頻繁,或許永遠不再見面。因為戰爭,因為生涯規劃,因為異地,因為生老病死而分離。
但在心中反而長守著永恆的約定。
想著世界末日時 一定會再相見的。
也或者見不見面已經不重要了 ,往日已經是永遠,回憶已經是未來。
片尾少女和魔法師在相吻中淡去(男女之吻是宮崎駿電影中很少見的)
這種淡去代表兩人在一起的幸福終局
但在現實中 人們有一天一定會分離的(即使一直在一起 最後也會生死分離) (以後大概會依賴生物科技和網路記憶長生)
所以初相見的那天反而是真正永恆的時分
永遠會在記憶中璀璨生輝
如同安傑羅普洛斯的電影 永遠的一日
當日即是永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的約定(歌詞)
淚光後若隱若現的微笑
是時間誕生之時就訂下的世界之約
即便此刻孓然一身 但從我倆的昨日
才有今日的發生
就像回到初識那一天...
回憶裡沒有你
化身為微風輕觸你臉頰
在陽光輕洩的午后的樹下別離
訂下直到永世的世界之約
即便此刻孓然一生 明天卻是無限
潛藏於夜晚的溫柔中的 你這樣告訴我
回憶裡沒有你
在淺溪流水的歌聲中
在無垠天空顏色中
在淡淡花香中...永遠的活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照以前中文的口順翻法 世界的約定 或許可以翻作山盟海誓 那就有點歌仔戲主義的味道
現在的人常常見面 卻也常常失約
約定已經不重要了 反正常常可以見到阿 見到一點都不感動 分開一點也不傷心阿
日子還是要過的 還會遇到別人阿
你煩不煩阿你 這麼重視 你一定有毛病吧 你在演 請問芳名 還是 萬里尋母阿
我想 這就是世界末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世紀的人們 在快速的科技發展和資訊能量下 記憶已經不再重要
很快的 愛情也只是純粹的化學作用而已了
永世也不過是在雲端記憶體佔個儲存空間罷了
_____________
因為工業文明的疏離產生的存在主義思潮瀰漫在二十世紀後半中,隨著網路和通訊的發達,
想法必然改變了
_____________
#在今年比較涉入攝影時,由於攝影人口的擴大,在動漫畫場可以看到認識的大叔們和煩惱很多的年輕女孩們的珊瑚小丑魚攝影/活動共同體,那是與大叔的上班風景和女孩們的課堂生活中無關的,只存在於角色扮演世界的片面影像中的真實關係。